欢迎访问冠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网站!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注册

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06-03-06 10:49


第一篇  回顾与展望

 

第一章“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第一次党代会和第一届人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团结拼搏,扎实苦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经济增长步入上升通道,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步入了新一轮周期快速增长阶段,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GDP年均增长10.5%,高于计划1.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8%,高于计划11.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4%,高于计划22.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3%,高于计划6.3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8.8%,高于计划14.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十五”末,全市GDP达到110.1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78亿元,与“九五”末比,基本实现翻一番。

二、经济结构与运行质量不断改善,自主增长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五”以来,我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00年的29.935.1:35.0调整为200523.2:36.9:39.9。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种、养业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优质品率逐年提高。造林绿化步伐加快,完成退耕还林37.6万亩,绿色长廊线路绿化237公里。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改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时期的7.74%提高到10.7%,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同步性进一步改善,政府的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企业效益不断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0,摆脱了“九五”期间一直在70上下徘徊的局面。旅游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九五”末的6.4%提升到12.5%,完成了从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的转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从投资构成看,来源于财政资金的比重由2000年的15.8%下降到6.7%,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由2000年的1.2%提高到3.0%,单位自筹资金由2000年的20.3%上升到50.9%。从所有制构成看,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经营范围逐步拓展到工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大多数经济领域。

三、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明显加快,城市特色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

“十五”期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集中力量推进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善了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优化了城市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在交通方面,新建了400多公里的国、省道公路,提高了一批国、省道公路等级,全市国、省道公路基本达到2级或2级以上标准;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完善了县乡公路网络,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700多公里。正式开工建设了铜九铁路池州段、沿江高速公路池州段、铜汤高速池州段、大景高速池州段等重点工程,改写了池州无高速、无铁路的历史。在港口建设方面,建成了江口新港区和池州港旅游码头,池州港被批准为一类开放口岸。在水利方面,重点实施了长江干堤除险加固工程、沿江泵站改造和移民建镇等一批国债项目,完成了东至县张溪防洪治理工程、石台县城防洪工程,组织开展了一批农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项目,使全市防洪保安能力明显增强。在工业方面,开工建设了池州海螺、池州电厂等重大工业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方面,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安池长江铁路大桥、九华山旅游机场等正在稳步推进,并相继列入“十一五”开工计划。在市政方面,新建了百荷公园、百牙路桥、南门环岛改造工程、市委广场、秀山门广场和一批城市主要干道网建设工程;清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县城供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完成了318国道贵池至青阳段、五溪至九华山段的拓宽改造工程,拉开了城市框架,“一主两辅”组团式布局的城市形态初步形成。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文明创建工作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取得明显成效。山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城市、滨江港口城市的特色初步显现。

四、经济体制改革呈现新局面,对外开放上了一个新水平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有企业改革战略性改组基本完成。全市共有320户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退出国有、集体序列,累计筹措改革成本5.45亿元,用经济补偿办法解除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劳动关系4.4万人,化解不良债务近20亿元。经济的民营化进程明显加快。在三县一区中,青阳县和石台县已率先实现县域经济民营化,贵池区、东至县工商企业已基本实现民营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进一步巩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建立法制政府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进展,完善了机构设置,理顺了职责分工,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水平逐步提高,打造为民政府取得明显成效。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投资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投资审批、核准的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进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得到增强,金融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此外,财税、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也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善。

“十五”期间,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实施大开放战略,经济的外向度明显提高,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大开放、大外贸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2.3亿美元,占总额的80.6%,实际利用外资达1亿美元,累计招商引资127亿元。

五、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我市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义务教育取得新进展,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85.6%,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明显改善,改造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35.5万平方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素质教育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稳中有升,成人教育不断壮大,池州师专专升本正在推进,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完成组建,市区党校已实现整合;全市青壮年文盲率由2000年的1%下降到2005年的0.3%以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劳动关系调整得到逐步深化,劳动用工行为不断规范,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年新增就业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两个确保”得到巩固,城市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末,每万人中科技人员达到260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提升,农业及农村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卫生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卫生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得到了巩固,疾病控制能力增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控制在156万人左右,基层人口管理和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和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正在形成,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有了新的进展。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7%。九华山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列入首批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池州(贵池)傩、青阳腔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播、电视、信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市广播电视中心主体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如期完成。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初具规模,全市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荣获“全省文明创建先进城市”称号。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公检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跨入全国双拥模范城行列。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收入渠道渐趋多元化。“十五”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2元,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40元,年均增长7.2%。

专栏1  “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十五”计划目标

2005年实际

“十五”年均增长(%)

2005年预期值

“十五”年均增速(%)

1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90.0

9.0

110.18

10.5

2

人均生产总值(元/人)

5770.0

8.5

7062.0

9.5

3

财政收入(亿元)

7.1

9.0

11.78

20.8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0.0

12.0

75.6

34.4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0.0

8.0

39.7

9.7

6

外贸自营出口总额(万美元)

4000.0

14.0

7323.0

27.9

7

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400.0

17.7

318.0

11.9

 

旅游总收入(亿元)

10.0

19.5

13.6

26.9

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850.0

7.0

7882.0

10.1

9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800

6.3

2940.0

7.2

10

人口自然增长率(

 

8.0

5.8

5.7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确定因素。从有利的一面看,一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开发中国庞大市场的需要,世界制造业发达国家正在不断地将生产基地、研发基地转移到中国,而我国沿海地区由于要素供给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跨国集团把目光正投向中西部,这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机遇。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十一五”期间,为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这对于我市这样的经济后发地区破除加快经济发展要素瓶颈制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省委、省政府推进东向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长江流域将形成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亚太地区最具规模与实力的大河产业带,与中国沿海经济带一起,成为东亚和环太平洋西岸巨型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流域GDP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总体要求,并提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促进皖江大发展。对我市抓住沿海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抢先进行产业衔接,主动迎接辐射,融入以沪、宁为核心的中国最大城镇密集带和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最为畅通的长三角大市场体系中,将是大好时机。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从国际看,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各种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措施层出不穷,贸易争端此起彼伏,这将对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另外,一些重要资源特别是能源供应的国际环境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市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国内看,国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全局看是有利的,但对我们池州这样一个建市时间不长、各项发展都需要大量投入的新型城市来说,面临的压力将明显加大。从省内产业布局和池州GDP在全省所占的份额上看,池州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在“中部崛起”和“东向发展”进程中,由于基础薄弱,池州所能得到的机遇有可能呈非均等态势;在争取发展空间方面,池州也处在并不理想的位置。

二、内部因素分析

“十一五”期间,池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内部支撑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池州已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40余种,其中铅、锌、锑、锰、钼等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居安徽省首位,金、银储量可观,特别是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砂等非金属矿产更是得天独厚。二是生态资源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57.5%,共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未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累计有 95770公顷,人口相对稀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丰富,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三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众多,山水洞俱全,各具特色,引人入胜,正成为佛事活动、森林旅游、生态观光、漂流探险、科学考察的热点。预计“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四是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随着沿江高速、合铜黄高速、安景高速、东九高速、铜九铁路及沿江城际铁路和九华山旅游机场的开工建设,将基本形成快速便捷的对外通达网络。五是岸线资源优势明显。我市拥有162公里长江岸线,紧邻长江三角洲,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港口。随着沿江产业带的形成,我市的区位和岸线资源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六是水资源丰富。我市人均水资源4300立方米,是全国的两倍、安徽的四倍,而且水质良好。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不高,仍以传统的资源型高能耗、低产出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偏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增大。农产品加工、建材、有色金属等不能构成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机联系,企业之间缺乏协作配套,产业关联度较低,难以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增值效应和拉动效应。二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缓慢,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进程不快,农民增收还有不少困难。三是城镇化水平低。目前池州无论城镇人口比例还是市区面积都很小,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压力较大。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五是要素供求矛盾将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随着金融商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将加速向发达地区流动,这对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支撑的我市经济来说,资金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煤电油运等其他生产要素供给紧张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观;人力资源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存在很大缺口,另一方面是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第二篇  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追赶全省和沿江城市平均水平为目标,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全面落实“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战略举措,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全民创业”,加速奋力崛起,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关键是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把握好发展方针和原则:

——坚持以“加快追赶,奋力崛起,实现跨越”为主题。加快发展是解决池州面临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十一五”期间的首要任务。在发展目标上,着力提高池州经济实力,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后劲。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水平确保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力争赶上沿江城市平均水平,挤入沿江第一方阵。在发展方式上,充分发挥池州的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与逆(传统)工业化发展相结合,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目前以矿产资源为主要带动的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基础资源拉动型转移到资源集约型、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在发展空间布局上,立足于市经济开发区和各县区工业园区,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将其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产业发展的聚集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发展制度安排上,以政府职能改革为先导,开展政策创新、服务创新,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发展观,开辟池州发展新空间。

——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抢抓发展机遇,实施东向发展。“十一五”期间,池州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安徽奋力崛起的有利时机,必须把握世界制造业加速转移的趋势和我国重化工业发展轨迹,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继续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紧紧抓住长江流域产业布局调整和我省东向发展、促进皖江大发展的机遇,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

——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等四大战略举措。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正确处理生态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工业的生态转型,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发展工业不动摇。立足我市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岸线资源优势,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优化工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培植支柱产业,力争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继续培植壮大旅游产业,加快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以旅游业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建设商业零售体系和商贸流通体系,以市场带动和政策引导培育现代物流发展体系。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池州建市较晚,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功能还很不完善,其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十一五”期间,池州既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的重任,又面临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艰巨任务。为此,在有限财力的使用上,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不动摇;同时兼顾社会事业发展。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找准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环节和薄弱之处,集中有限财力,进行重点突破,逐步改变社会事业发展的落后面貌。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池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弱势在县区,难点在农村。“十一五”期间,在全市范围内优化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发挥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同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城镇化为依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发展特色经济、配套经济、劳务经济为重点,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组织形式,提升发展水平,壮大经济总量。

——坚持发挥特色优势,打造支柱产业,建设产业基地。

依托我市非金属矿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三大核心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培植非金属新材料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业和能源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世界级旅游胜地、华东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安徽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基地和能源基地。

 

 

 

第四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重要的夯实基础发展期和发展能量蓄积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自主增长能力明显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县域经济民营化格局基本形成,个体、私营经济加速发展,经济活力进一步显现;对内、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区域经济融合加快,经济外向度稳步提高;就业矛盾显著缓解,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力争到“十一五”末,努力建设一个名山秀水、民富市强、名城宜居、民和政通的新池州。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十一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着力实施“583”工程(大力培育非金属新材料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业和能源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确保经济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三项指标均比“十五”末实现翻一番,力争实现经济总量300亿元、人均GDP 30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财政收入30亿元的目标),促进池州奋力崛起。具体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确保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0亿元(当年价),力争达到300亿元;人均GDP达到1850美元,力争达到3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达到25.8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五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单位GDP能耗降至1.16吨标煤/万元,下降20%。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5.0:46.8:38.2。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力争达到9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2.4亿美元。

    社会发展目标:“十一五”末,全市总人口不超过16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五年新增就业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婴儿死亡率降至20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目标: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年均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年均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2平方米,农村住宅砖混结构比重达到90%以上,全市电话普及率达60%。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有线电视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电视综合覆盖率提升到96.32%以上,广播综合覆盖率提升到96.12%以上。

生态环境目标:生态市建设加速推进,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8%,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1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退化土地恢复率达7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SO2排放强度控制在7.14千克/万元以内,COD排放强度控制在6.43千克/万元以内,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空气环境质量优于Ⅱ类标准。

 

专栏2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   标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生产总值(现价,亿元)

确保目标

110.18

240.0

14.0(可比价)

预期性

争取目标

300.0

19.0(可比价)

预期性

 

第一产业增加值(现价,亿元)

25.63

36.0

5.0(可比价)

预期性

第二产业增加值(现价,亿元)

40.63

112.4

19.5(可比价)

预期性

其中:工业增加值(现价,亿元)

26.54

84.0

22.9(可比价)

预期性

第三产业增加值(现价,亿元)

43.92

91.6

12.8(可比价)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现价,元)

确保目标

7062.0

15000.0

16.3(现价)

预期性

争取目标

24000.0

27.8(现价)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亿元)

确保目标

11.78

25.8

17

预期性

争取目标

30.0

20.6

预期性

旅游总收入(亿元)

确保目标

13.6

60

34.6

预期性

争取目标

80

42.5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五年217.0

800.0

28.0

预期性

五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总额(亿元)

五年127.0

600.0

37.0

预期性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0

2.5

20.0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39.7

80.0

15.0

预期性

城镇化率(%)

30.0

38.0

 

预期性

工业化率(%)

24.1

35.0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46

4.5

 

预期性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1.45

1.16

五年下降20%

约束性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6.2

9.5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100.0

 

约束性

全市总人口(万人)

156.3

160.0

﹤6.0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五年)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57.5

58.0

 

导向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882.0

12000.0

8.8

导向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940.0

4200.0

7.4

导向性

 

专栏3  规划指标的属性

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凝聚了广大人民意愿的战略意图,体现了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导向性、预期性和约束性三类。

◆导向性指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性行为实现。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

◆预期性指标是在导向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实现意愿的指标。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在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各地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第三篇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第五章  打造产业支柱

 

    按照从资源开采向深度加工转变、分散加工向园区集中转变、园区聚集向产业带转变的发展要求,在市域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区域,加快建设一批生产加工基地,推进产业集聚,力争形成若干个支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产业。加大工业投入,确保工业投入超过300亿元。到2010年,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结构优化、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5亿元,年均增长25%。

一、非金属新材料业。发挥我市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等非金属矿储量丰富的优势,按照统一规划、扶优限劣,规模开采、深度加工,延伸链条、提高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非金属新材料业,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增强非金属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安徽省非金属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非金属矿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开工建设池州海螺三期4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并在贵池、东至水泥石灰石集中储量地新建若干条日产5000吨以上规模的加工生产线,形成年产2000万吨水泥熟料基地,配套建设年加工30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建成年产500万吨碳酸钙加工基地、500万吨冶金辅料基地和10万吨白云石耐火材料生产基地。按照产品系列化、应用功能化、颗粒微细化、环保科学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碳酸钙粉体下游产品及关联产业,开工建设透气薄膜母料、塑料母粒和塑料型材项目,开发和综合利用白云石、硅石等非金属矿。“十一五”末,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二、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业。发展铅、锌、铜、钼冶炼和有色金属加工业,做大做强埃力生池州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池州黄山岭冶化有限公司和青阳九华铜材有限公司,力争埃力生池州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铅、锌、铜的年综合产能达到30万吨;开工建设黄山岭大钼矿项目;推进青阳铜材及通讯电缆、电器开关等有色金属加工业的发展。争取开工建设有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粉末冶金新材料和有色金属超细粉项目,逐步形成以铅、锌、铜、钼等主导产品为支撑,金、银、锑、铋等贵金属产品相配套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与深加工产业化。“十一五”末,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

三、能源产业。 推进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力争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推进东至吉阳4台100万千瓦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在我市布点。推进市内小水电开发和生物质能开发。开工建设池州海螺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整合全市小煤矿,通过资源重组,逐步关闭年产6万吨以下小煤矿。支持储量在100万吨以上,产能在15万吨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发展。综合开发利用石煤资源。“十一五”末,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

四、轻纺工业。大力推进现有企业改革、改造和资产重组,重点抓好东至华源纺织有限公司、青阳思德麻棉公司、东至兆丰织物有限公司、青阳飞达制丝公司、逸纶麻业有限公司、开发区颐和银丰、东至玩具总厂、重啤九华山啤酒公司、杏花村酒业公司等一批企业的技术改造。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一批重大轻纺项目,形成纺织行业原料供应、初加工、深加工的合理布局,延伸产业链条,使主要产品达到规模化、系列化、高档化的目标。“十一五”末,形成年产500万打玩具、1000吨白厂丝、5000万米装饰、保健、产业用布和高档面料、5000万件服装、20万吨啤酒、10亿只药包材的生产能力,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五、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挥池州作为首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首批生态安徽建设综合示范试点市的优势,重点发展茶叶、水产品、中草药、无公害蔬菜、山野菜、黄精、畜禽养殖等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精深加工业,努力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十一五”末,全市果蔬等特色资源年精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精制茶达到1万吨。

六、数控机械装备制造业。扶持池州家用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东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石台鸿凌机电仪表工贸有限公司、青阳方兴实业公司等企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大力发展小型精密机床、精密器件、仪器仪表、阀门、轴承、农机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力争形成年产2.5万台机床、1000万台燃气和气热仪表、5000万套轴承、1亿件农机与汽车零部件、50万台(套)阀门的生产能力。“十一五”末,产业销售收入达20亿元以上。

七、化工产业。以东至香隅化工园等为重点,建成以硝酸、硫酸、合成氨、“两钠”(硝酸钠与亚硝酸钠)、“两棉”(精制棉与硝化棉)、甲醇、甲醛、硝胺和氧化铁系列颜料为主的化工业,年产硝酸及硝基化工产品50万吨。积极推进钼化工、复合肥和生物农药项目建设,推进城区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力争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

专栏4  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非金属新材料业。青阳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基地,完成投资20亿元;池州海螺三期及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完成投资32.2亿元;禄思伟耐火材料及轻钙项目,完成投资11.3亿元;在石灰石储量基地,除池州海螺外,另外建设二条4000吨/日、一条5000吨/日、二条10000万吨/日水泥生产线,完成投资19亿元。开发区非金属矿深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东至东流非金属矿基地,总投资10亿元。

◆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业。池州有色30万吨铅冶炼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池州黄山岭冶化公司大钼矿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开发区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开发区粉末冶金项目,完成投资3亿元。

◆能源产业。九华发电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0亿元;马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贵池生物质能热电厂,完成投资6亿元;小水电综合开发,完成投资2亿元;积极推进东至吉阳核电项目,力争开工建设。

◆轻纺工业。颐和银丰二期,完成投资2亿元;东至兆丰织造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东至华源高档面料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东至玩具总厂系列玩具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青阳茧丝绸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重啤九华山公司易地扩规,完成投资1亿元。

◆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林纸一体化项目首期工程,完成投资30亿元;贵池东盾木业高密度板厂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中药现代化及灵杏咳喘胶囊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石台有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上海良友油脂加工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

◆数控装备制造业。池州家机小型机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亿元;石台鸿凌集团燃气仪表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贵池铸造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 迈思特轴承扩规项目,完成投资0.6亿元。

◆化工产业。东至香隅化工园硝基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0亿元;贵池前江工业园基础设施及化工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亿元;东方钙业双氰胺项目,总投资2亿元。

 

第六章  优化工业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优化工业结构,广泛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我市的特色优势,培育发展一批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加快对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和产业化。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争到“十一五”末,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科研机构、技术开发中心发展到50家以上。禁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小水泥、小化工、小冶金等“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

三、发展关联产业和新兴产业。利用我市现有资源初级加工产品作源头,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档涂料、油漆、塑料、造纸、食品饮料等潜在和关联制造业;利用白云石、硅石开发生产氧化镁、硫化镁、轻质碳、特种玻璃、结晶硅等;引进和承接转移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生物能源、通讯设备及器材、计算机及附件等一大批新兴制造业。

四、培植工业“小巨人”,扶持和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以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生产集中度为方向,以产权为纽带,推进企业实现兼并、联合、重组,迅速壮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到“十一五”末,年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达到10家,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达到3家。坚持大小兼蓄,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和健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和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名、优”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中小企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大提升。力争到“十一五”末,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80%以上。

 

第四篇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七章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

 

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持之以恒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快速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较快增收。

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实现“六个转变”:即实现由原料生产为主向加工主导转变,由粗放型养殖业为主向集约型养殖业为主转变,由传统农业为主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粮食为主向粮经并举转变,由数量为主向优质高效、特色明显、市场畅销产品为主转变,由自给型的自然农业向外向型市场农业的转变。

种植业:抓好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积极推进优质粮、油、棉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设一批优质粮、油、棉生产基地。到“十一五”末,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其中,优质水稻达到80%以上,总产量稳定在65万吨以上;优质油料生产面积达到70万亩,产量达到10.5万吨;棉花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5万吨,其中商品菜面积达10万亩,城郊专业菜地2万亩;桑园面积达到10万亩,产茧4000吨;建设无性系高标准良种茶园10万亩,茶叶总产6000吨,总产值3.6亿元。

业:着力构建环池州800里生态圈、九华山风景名胜生态圈、牯牛降自然保护生态圈、升金湖湿地保护生态圈,东至紫石塔、贵池老山、青阳盘台自然生态保护圈和长江池州段防护林生态带等“五圈一带”生态体系,重点建设速生丰产商品用材林、经济林、竹林、中药材和花卉苗木等五大基地,发展木制品加工业、人造板加工业、竹制品加工业、森林食品加工业、花卉苗木产业和森林生态旅游业等六大产业,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十一五”末,实现林业产值达22亿元。

畜牧业:大力提升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发展;加快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生猪、家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发展,建设一批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抓好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防疫、检疫和兽医诊疗市场监管等政府公益性职能。到“十一五”末,全市实现肉蛋奶总产16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0%以上。

业:大力发展以秋浦花鳜、河蟹、青虾、珍珠为主导产品的名优水产品养殖,逐步建成池州城郊、升金湖、黄泥湖、青通河流域四大优势水产品养殖生产基地。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力争水产品加工率达到10%以上。实施名牌产品带动战略,全力打造“秋浦花鳜”、“升金湖”两个特色水产品品牌。“十一五”末,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11万吨,产值达10亿元。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和清洁能源开发为重点,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利用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养殖业,积极推进绿色无公害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及生态庭院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石台特色农业示范试点县和10个生态农业示范乡镇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到2010年,全市共建成沼气池10万口,年户均节本增效3000元。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优质粮油、棉花、茶叶、特色水产、畜牧、茧丝绸、蔬菜、经果林(中药材)等八大优势产业,实施“512”强“龙”工程(培育5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10个年销售收入超五千万元、20个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和扶持池州明达米业有限公司、池州美思佳油脂有限公司、池州龙溪外贸麻油制造有限公司、池州棉麻公司、东至良种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国润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方茶业(集团)公司、池州九华冷冻食品有限公司、青阳飞达制丝公司、石台九华药业公司、池州牌楼竹业有限公司、东至县官港茶叶香菇市场、贵池德胜畜牧有限公司、青阳皖南土鸡协会、东至魏氏禽业、池州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开发、加工增值、规模拓展和带动农户的能力,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

 

第八章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让公共服务冠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缩小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一、积极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和广播电视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贯彻落实国家对农村学生入学优惠政策,做好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等工作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和寄宿制学校等三大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任务。建立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机制,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所、卫生防疫站、计生服务站建设,力争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达到“业务用房、医疗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三配套标准。积极探索并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认真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实现有线电视城乡联网,完成2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十一五”末,全市农村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县道黑色化和所有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目标,形成与国省道干线相衔接,布局合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农村公路网。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旱涝保收面积。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工程。加强农村水资源的保护,开展农村小流域治理,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

 

第九章  提高农民素质、创新农村组织、促进农民增收

 

一、着力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以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农民培训工程,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一项以上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池州职业学院、农广校、职业中学等农民技术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继续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拓劳务市场,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

二、培育壮大农村经济组织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农村能人和龙头企业领办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培育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行业信息指导、科技推广、产品流通以及行业内部自律和协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农民、农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十一五”末,力争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

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贯彻落实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服装、玩具、工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搞好农村市场流通,规范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生存条件比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劳务收入。

 

第十章 推进优美乡村、文明乡村建设

 

一、全面推进新乡村建设。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前提下,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围绕新乡村,建立和完善乡村服务体系,调整教育、商业网点,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供电、电话、电视等配套设施,提高新乡村的聚集效应。开展以清理垃圾、清理污泥、清理路障和改水、改厕、改路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三改”活动,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到“十一五”末,沿国(省)道干线乡村基本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标准,一半以上的乡村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

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乡村新风貌。认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培养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鼓励司法机构向农村提供法律援助,为化解农村矛盾提供法律诉讼渠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开展依法治村工作。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为重点,加大村级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村干部直选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民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和村干部任期审计制度,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到“十一五”末,全市60%的乡镇成为全省文明乡镇;30%的村成为文明村。

专栏5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村村通油路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

◆生态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

◆池州市有机食品基地,完成投资4亿元;

◆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

◆池州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完成投资2.25亿元;

◆退耕还林工程,完成投资2亿元;

◆安徽天方万吨生态茶基地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

◆秋浦花鳜产业化,完成投资1.2亿元;

◆贵池黄精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

◆池州花卉苗木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

◆皖南土鸡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

◆东至生态食用菌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

◆东至速生成片经济林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

◆“双低”油菜籽开发与综合利用,完成投资1亿元;

◆高山蔬菜综合开发,完成总投资1亿元;

◆贵池万亩大棚蔬菜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

◆优质营养米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

◆安徽大九华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

◆池州水禽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

◆石台毛竹加工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亿元。  

 

第五篇  加快发展旅游和现代流通业

 

第十一章  培植壮大旅游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以加快“两山一湖”整体开发为契机,以建设世界级旅游休闲胜地为目标,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主抓手,积极实施“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战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完成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基本确立我市作为皖南旅游北部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地位。到2010年,实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0亿元,力争达到8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一、壮大九华山旅游经济实力。通过推进九华山旅游(集团)增资扩股和九华山旅游股份公司上市、争取国家开行贷款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九华山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实施九华山前后山的整合,提高九华山旅游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推进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西环旅游服务区、东环四星级宾馆服务区、老田旅游度假村、九华街区环境整治、九华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九华山管理机构下迁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景区旅游服务功能。大力实施九华山旅游景区的品牌化战略、产品精品化战略、营销多元化战略、服务规范化战略、人才集聚化战略,实现景区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从单一的观光礼佛向休闲度假转变,从游客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旅游景区向旅游城市转变,将九华山建成“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和国际一流佛教道场”,并力争进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二、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全面实施旅游总体规划。以九华山为龙头,打破市内行政区划的分割,促进九华山与各县区旅游板块的整合,形成中心辐射、区域联动、特色互补、层次配套的全市大旅游格局。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景区、景点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杏花村复建、齐山——平天湖风景区综合开发、梅村霄坑大峡谷、升金湖旅游科考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积极推进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农家乐旅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将我市建设成为集佛教文化、观光、科考、访古、探奇、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三、拓展旅游产业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面拓展旅游产业链。结合铜九铁路、沿江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通向主要景区的接口和道路建设,推进九华山旅游机场建设,形成旅游交通的快速通道。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接待宾馆的集团化、连锁化经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建设一批经济、卫生的农家乐旅馆,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加大旅游产品的营销与推介,开发旅游市场。境外重点开拓以韩日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和港澳台、东南亚地区;国内重点开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与黄山市共同打造安徽省第一个无障碍旅游区。加强与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推进旅游商品的开发,建设旅游商品基地,开发具有池州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加快旅游购物产业的发展,在池州主城区建设旅游商业区和旅游购物中心,在青阳副城区和五溪镇建设旅游商品批发市场,在主要旅游景区建设旅游购物网点。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快池州旅行社的发展,到“十一五”末,全市国际旅行社发展到6家,其中具有组团出境资格的国际旅行社不少于1家,国内旅行社发展到60家。

 

第十二章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一、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我市生态资源、岸线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和逐步形成的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大力推进商业零售体系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末,基本形成商贸流通企业集聚地、旅游用品零售企业集聚地和农产品流通企业集聚地。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在主城区基本建成建材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灯具大市场、商贸大市场、农机大市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在沿线站点、港口码头、高速接口和特色商品生产区建设物流园区和大型批发市场;结合交通体系建设,优化成品油供应站点网络布局。到“十一五”末,在全市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初具规模的商贸物流体系。

二、大力发展房地产服务业。培育一批产权多元化、管理现代化、经营企业化的房地产开发商和交易中介机构,建立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调整城乡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 结合城区企业的搬迁改造,建设一批环境优美、智能化的多功能绿色住宅小区。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满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同时,加快推进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的装饰服务业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社区、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一是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创办养老、托幼、健身、医疗、家政、维修、配送、餐饮、物业管理等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力争建设5家左右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老年公寓,不断满足城镇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家政、生理医疗、文体康乐、职业介绍、物业管理、维修服务、保健休闲等相关服务业,培育新的社区服务增长点。二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不断扩大信息用户。大力发展网络服务业,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着力提高企业、城市、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争取到2010年,全市邮政业务收入达到7350万元,年均增长10%,电信业务收入达到4.4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电话普及率达到60%;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0万户,年均增长12%;计算机互联网用户4.3万户,年均增长12%。三是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鼓励发展从事产权转让、资产评估、政策咨询、要素流动、破产与清算和就业安置等中介组织;扶持一批从事审计、鉴定、监督、仲裁、代理、人才培训与评价的中介组织;组建一批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方面的中介组织;引导发展一批从事信息咨询、工程监理、环境评价、旅游服务等中介组织。

 

 第六篇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十三章   大力发展教育体育事业

 

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

针,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现代教育体系。

    一、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教育,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初中入学率达到98%,巩固率达98%。城市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提高到90%,农村提高到60%。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三残”儿童入学率力争达到85%。逐年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终身学习要求、与市场需求和就业紧密结合、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专业设置实用化、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目标。到“十一五”末,建成池州技师学院,建成2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增加到2.7万人。

三、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完成池州师专专升本工作,使其升格为池州学院,并积极推进池州学院二期建设,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完成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区建设,加快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步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冠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进一步把池州电大分校办成开放式成人教育学院,为我市培养专门人才;继续发展高等自学教育事业。到“十一五”末,全市接受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科报考人数力争达到4万人和2.5万人。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全面开展名校长、名师培养工作,定期组织中小学校长到教育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到2010年,全市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5%、98%、100%,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和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80%和75%以上。加大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幼儿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逐年上升。

五、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按照标准化要求,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学设备、图书仪器、信息资料、体育场地器材、综合实践基地等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教育建设投资达3亿元。

六、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体育运行机制。着力提高大众体育普及程度,增强全社会体育意识,建设城市社区和乡镇方便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体育设施,建成池州体育馆。巩固和提高池州在射击、跆拳道等传统竞技体育项目上的优势,培育和拓展其它优势项目,加强竞技体育队伍建设,稳步提升竞技体育总体实力。

 

第十四章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完善全市疫情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卫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一、全面加强城乡卫生服务。扩大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重视和发挥传统医药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创新办医模式,发挥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大力发展股份制医院和民营医院,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引进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使全市医疗服务形成多样化、多种形式的办医模式。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建立健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十一五”末,全市城区社区卫生覆盖率达100%。

二、强化疾病控制和地方病防治。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确保正常年度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人以下。加强对传染性肺结核病的防治,力争使肺结核病患病率控制在70/10万人以内,患者治逾率达85%以上。加大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力度,强化预防控制措施,并建立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认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到2008年,贵池区和东至县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对疫情趋于回升势头的石台县和青阳县恢复到控制标准。继续做好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力争到2010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8/10万人,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20‰和2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

三、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积极开展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提高卫生监督员执法水平。到“十一五”末,职业病危害预防评价卫生审核率、职业病治疗率达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化处理及时率达100%。

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和药品日常监管,同时进一步整顿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推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与食品药品产业共同发展。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药品放心工程。到2010年,全市食品卫生质量合格率达90%以上,力争60%的药品生产企业、50%的药品批发企业和40%的药品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安全信用示范企业标准。

 

第十五章  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

 

实施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在美术、戏曲、影视等创作领域实现突破。以“杜鹃花”工程为龙头,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扶持发展社区群众文化。继续落实文物保护措施,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文物保护网络和运行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坚持“扫黄打非”,维护文化安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其与旅游产业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九华山佛文化、杏花村诗文化、池州(贵池)傩文化、历山尧舜文化、青阳戏曲文化、生态聚居文化、古建筑文化等特色文化市场,积极做好池州(贵池)傩、青阳腔等进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发展新闻报刊、文化娱乐、艺术教育等产业。加快建设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项目。进一步加快档案馆库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档案资源的整合力度,确保馆藏档案安全。

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增开旅游交通广播电台,研制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移动系统,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采取有线和无线广播电视信号覆盖为主,安装小型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为辅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我市城乡广播电视信号覆盖质量,使城乡居民能听到、看到多套高清晰的广播电视节目。进一步加大广播电视装备的数字化更新改造,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和传输质量。积极拓展广播电视增值业务,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广告创收水平。

 

第十六章  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继续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方针政策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十一五”期间,全市年平均生育政策符合率达到95%以上,生育水平继续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6‰,总人口控制在160万人以内。加强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服务网络建设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继续把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城镇流动人口,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扶贫开发、城镇化、农村的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依法规范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继续实施“关爱女孩工程”和“生殖健康工程”,综合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推进“少生快富”扶贫工作。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检查监督机制。针对人口日益老龄化的 新形势,探索和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入机制,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

 

 

第七篇  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第十七章   加速融入长三角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构筑交通东连、能源东送、商品东进、劳务东输的大平台,做活投资东引、产业东接、人才东借、游客东来的大文章,加速融入长三角。

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以工业化为平台,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继而促进大发展的方针,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号工程来抓。“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招商引资600亿元,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主攻长三角地区;坚持以工业项目为主,力争工业项目资金占总到位资金的比重达60%以上;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和专业机构的招商主体作用,鼓励各类企业与外地大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联合投资、品牌挂靠和提供市场服务等方式,实现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和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吸引冠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的客商来池州投资。

二、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对接长三角、连接中西部的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使一切生产要素便捷顺畅流动。加强城市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优化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依法规范行政许可和服务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营造公开透明、规范统一的投资环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为投资者提供政策引导、信息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和完善各级行政(政务)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功能。

 

第十八章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抢抓机遇,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完善利用外资政策,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按照国际惯例,运用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积极拓展利用外资领域,引导外商投资从一般加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展。积极做好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工作。“十一五”期间,争取在利用外资促进我市优势产业技术升级上,在大企业大项目利用外资上和在引入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到我市投资上取得较大进展。不断创新招商方式,通过中介招商、网上招商等方式宣传推介池州,吸引外商投资,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积极探索风险投资、股权投资、项目融资、投资基金等多元化的利用外资方式和合作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和销售基地。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鼓励企业利用境外技术人才和其它资源。加强对外联系和交往,进一步密切与韩国求礼郡和澳大利亚奥本市等友好城市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欧美城市的交流,争取发展 2-3个友好城市,拓展对外开放的领域。

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继续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巩固和扩大我市的对外贸易合作。不断扩大竹制品、速冻食品、纺织服装、茶叶、玩具和鞋业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继续提高家用机床、燃气仪表、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制品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在提高日韩、中亚、欧洲、北美等传统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努力开拓南美、非洲等新兴出口市场。积极组织出口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大型国内展会和各类国际专业博览会,不断拓宽出口渠道。继续扩大铅锌矿、钼矿和棕榈油等资源型产品的进口,加快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配件的引进步伐,提升我市加工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继续发展加工贸易,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促进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加快池州港江口港区建设,建成池州海关、边防、商检等基础设施,为外贸进出口提供便捷服务。

 

第八篇   加速城镇化进程

 

第十九章  大力推进主城区建设

 

按照“一主两辅、向心发展、联动共荣”的组团式发展思路,加快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实施。进一步完善“山水园林城市、旅游城市、沿江港口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城市功能。到“十一五”末,城镇化水平达到40%,市区都市化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32平方米,基本解决低收入城市居民住房保障问题。

一、建设生态型城市框架。按照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完善池州市区绿地总体布局,重点实施“两园两河” 环境整治:以恢复自然风貌、挖掘文物古迹、开发旅游景点、绿化美化为重点,初步建成三台山森林公园;建设百荷公园北园,恢复“百牙荷风”、“湖心古寺”等著名景点,展现池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续推进清溪河、秋浦河整治,完成河道贯通、引水、截污和景观四大工程建设,恢复城市内河生态环境,改善整体景观。

二、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以保护好摩崖石刻等为代表的珍贵遗迹和恢复“齐山洞天”等自然风貌为重点,推进齐山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对齐山风景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景点开发;加快建设杏花村文化遗址复建工程,基本建成历史人文景观区、服务接待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景观区等四大功能区;结合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开发和保护好老街、古井、古塔、古桥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主城区“四路、三口、两通道”建设,建成沿江路、马江路、西外环、长江南路,整治东、西、南城市道路出入口,分别建成主城区至青阳副城区城市快车道、主城区至旅游机场快速通道。加快城区支路网改造与建设,基本形成城区交通网络化。加快城市文化娱乐设施和商业网点建设,从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出发,优化城区农贸市场布局。加强城市社区消防建设,积极构建社会化的消防安全防控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中高档公共汽车为主导的公共交通体系。完成江口片区自来水厂建设,新增日供水能力10万吨;铺设池州至铜陵天然气管道,加快实施天然气主干网及储配站、接收门站、调压站等相应输配设施建设,实现天然气直供;建成清溪污水处理厂。加快青阳副城区和柯村新区建设,基本形成以池州市区为中心,包括青阳县城、九华山风景区在内的组团式布局的城市形态,主城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左右。

四、实施城市管理创新工程。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大力实施拆“违”治“危”、管理创新工程。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第二十章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

 

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调整乡镇区划,撤并规模较小、发展乏力的乡镇,扩大中心建制镇规模,基本形成规模适度、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乡镇区划格局。建立“中心城市—小城市(县城)—中心镇—建制镇”的城镇网络体系,重点推进沿江中心城镇发展。加快构筑城镇交通网络,加强各乡镇与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重点港区的快速通道建设。加强城镇给排水、防洪、电力、电信、邮政、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体育、文化、医疗、金融、商业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城镇二、三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住宅向集镇住宅小区集中的目标。

 

第九篇  优化工业布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第二十一章  优化产业布局 构建发展平台

 

一、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坚持将培育增长极、培育增长带、培育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强化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协调、带动有力的新型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池州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引导产业从过去比较分散的空间格局逐渐转向点轴聚集的空间布局:一是围绕中心城镇和景区发展;二是沿着重要的交通干线形成轴线开发。逐渐形成以池州城区为中心,以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318国道为轴线的产业空间布局。

二、加快产业园建设,打造经济增长极。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和县区工业园区建设步伐,重点抓好市经济开发区、贵池工业园区、马江工业园区、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东至香隅化工园区、青阳工业园区和石台永丰综合工业园区建设。“十一五”期间,举全市之力,加大开发区的建设投入,力争将开发区培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开发区的投入产出率、土地利用率、经济贡献率等主要指标达到省级园区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力闯2亿元大关。县区工业园区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在园区建设上,准确定位,着眼长远,兼顾城乡,科学规划。进一步突破建设资金瓶颈,积极探索用市场化运作机制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园区发展上,要树立全市一盘棋和跨区域发展的理念。市经济开发区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主动承接县区企业。大渡口开发区要主动承接安庆市的跨江发展。要适当提高进园企业科技含量、投资规模和环保等方面的入园门槛。在“十一五”期间,继续规划和建设一批创业园基地、产业集群地和循环经济工业园等特色园区,逐步形成市县各类园区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完善、经济产业带初现的格局。

 

第二十二章  立足特色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一、提升发展速度,壮大经济总量。“十一五”时期是县域经济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期。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为方向,进一步简政放权,调动民资、集中民智、激发民力,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做大劳务经济,开创县域经济的新局面。东至、青阳、石台三县要加快发展速度,到“十一五”末,三县的经济总量之和达到或超过全市的50%以上。

二、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贵池区应立足自身资源、区位、基础等优势,加快非金属矿、建材、机械制造、饮料及安全食品等产业发展,到“十一五”末,力争在全省地改市的五个区中达到“总量争上游,人均争第一”。青阳县力争在非金属新材料、旅游服务、高效生态农业上实现突破,到“十一五”末,在县域经济考核中,达到“经济总量上台阶,综合评价、人均GDP进入双十强”。东至县要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实施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和山区经济综合开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着力打造化工原料生产基地、纺织和服装生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大力推进以尧渡镇为依托的玩具制造中心、以龙泉镇为依托的皖赣边贸中心和以大渡口为依托的都市型城郊产业中心建设,力争在县域经济考核中达到“两年迈大步,五年达中等”。石台要以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为总目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加快脱贫步伐,力争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协调、人居环境优美、社会发展和谐的皖南优美山乡,力争在全省贫困县中达到“三年超均值,五年进十位”的目标。

 

第十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三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质量

 

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确立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林业。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生活在良好环境中。“十一五”期末,全市所有中心镇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长江干流境内主要河流秋浦河、黄湓河、九华河、尧渡河、青通河、白洋河河流水质均符合Ⅱ类以上水质标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达到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95%。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广使用生态肥,有效控制和减少农用化肥的使用;鼓励和引导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引进和开发生态工程技术,改良不良土壤及低产田。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强化水资源保护,推广使用节水型生产工艺、技术和节水用具,减少水资源消耗;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实施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力争使重复使用率达到50%以上。继续推进小流域治理工程,搞好水土保持和涵养林保护工作,增加水资源输入和蓄有量。加强湿地保护,重点保护好升金湖和十八索等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和监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减少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严禁乱采滥伐,乱捕滥杀,保护生物多样性。逐年增加环保投入,使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环境管理能力与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相适应,基本实现重点地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保护的目标。

 

第二十四章 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加速经济的生态转型

 

一、加快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建设。突出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林业、生态服务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化和管理系统等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开展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对全市各类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力度,使全市生态环境指标基本达到生态市的要求。继续推进生态城镇和生态家园建设。积极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十一五末,建成10个生态城镇、50个省级生态村、20座绿色饭店、20所绿色学校。

二、加大生态市建设投入。着力实施一批生态基础建设、生态能力建设的重大项目,特别是突出循环经济要求的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方针,筹措生态项目建设资金,将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筹措建设资金。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继续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重大环境治理项目的投入,加大“三废”治理的资金投入,确保达标排放。建立生态市建设引导资金,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投入保障。

三、强化生态市建设的人才和技术保障。加强生态市建设的宣传和人才培训。将与生态市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经营者的相关知识培训。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环境教育,开展 “环境宣传教育下乡”活动。建立覆盖全市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动态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合理开发利用气象资源,对不利气候生态条件进行预警预报服务。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推广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与兄弟市特别是周边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十五章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节约型社会

 

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运用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指导工业企业的物料循环,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一是根据我市工业经济的行业特点,选择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围绕延伸和拉长产业链,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构建循环经济体系。重点抓好池州海螺公司余热发电工程、上海埃力生池州有色集团公司冶炼过程中废渣、废气综合利用、华泰化工公司废气回收以及九华发电公司废灰渣综合利用等项目。二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上,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方针,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着力推进矿产资源开采的规模化和产品加工的精深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矿产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制止和杜绝滥采乱挖,保持适度的开采规模。三是加大对现有工业布局的调整,设立化工工业园区,在供水、供热、废弃物中形成企业间循环,实现清洁生产。

二、促进循环型农业发展。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优先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一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易降解的有机农药,尽量使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二是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秸秆发电、秸秆饲料、秸秆建材、秸秆沼气、秸秆食用菌、秸秆肥料,减少焚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烟尘污染。三是提高农村沼气普及率。大力发展成熟的“猪—沼—林”、“猪—沼—果”、“猪—沼—鱼”等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推进技术进步,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开发和发展资源精深加工技术、产业链接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工业废弃物零排放技术等,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全面厉行资源节约。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实行资源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重点抓好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电力、轻工等主要行业资源节约工作。全面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散装水泥推广。大力开展废气、废渣、废水、建筑和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废旧物资等资源综合利用,明显提高自然资源产出率、资源回收率,减少最终废弃物排放量。

 

第十一篇  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体系

 

第二十六章  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全面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及国省道、长江及内河航运、过江通道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末,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国省道与高速公路紧密衔接,县乡公路等级得到提高,城市进出口通行能力大幅度提高,公路与水路交通实现“无缝”衔接和配套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专栏6  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铁路:一是加快建设铜九铁路池州段,2008年全线建成通车,形成联络东西新的铁路大动脉。二是建成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沿江城际客运铁路和安池长江铁路大桥,与沪宁城际客运铁路相连,形成连结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客运通道。三是规划建设池州—景德镇铁路,北接安庆,经石台、祁门到江西景德镇,作为省“十一五”综合交通规划中的商丘—亳州—阜阳—六安—安庆—景德镇铁路的一部分,将合九铁路、铜九铁路和皖赣铁路连结起来,构成一条新的南北通道,加强与东南沿海的联系,形成北煤南运通道和战略物资运输通道。四是开工建设连通合九和铜九铁路,贯通沿江城际客运铁路和安庆至景德镇铁路。在江口港区、香口港区等规划建设铁路专用线工程,完善港口集疏运条件。规划建设九华发电公司、池州海螺等企业铁路专用线。

高速公路:一是建成沿江高速公路(池州段82公里),与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联为一体,形成与江浙沪等地联系的快速通道。二是建成铜汤高速公路(池州段54公里),与徽杭高速相连,进一步加强 “两山一湖”区域间联系,拓展长三角地区旅游客源市场。三是建成大渡口至景德镇高速公路(池州段81公里),形成与赣闽粤等东南沿海地区联系的便捷通道。四是建成东至至九江高速公路(池州段40公里),使我市成为承东接西的主枢纽地区之一。五是开工建设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及池州至桐城高速公路(池州段15公里),加强南北互通;规划建设池州经石台至祁门高速公路(池州段65公里),形成环“两山一湖”旅游圈,构筑新的旅游热线。六是开工建设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及香隅至良田高速公路(20公里),不仅使得我市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之一,而且形成区域高速公路网络。

国省道路网干线:继续完善公路网络布局,重点解决过境交通“通而不畅”的问题,优先实施省际公路形象工程,大力实施路面改善工程,公路建设向“畅、洁、绿、美、安”发展。基本建成G318线池州绕城公路、S229江口汽渡北岸码头、S325线秋浦河大桥等新建工程; G318木镇至青阳、G318牛头山至北闸、S103线蛤蟆岭至木镇、S103东堡至琉璃岭、S321线青通河大桥至江口、S219桥庵至凤凰松段、S327尧渡至牛矶等路面改善工程。

农村公路: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和渡改桥项目,积极鼓励支持村组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抗灾能力和通达深度。

疏港道路:积极改善港口的集疏运条件,做到水陆交通无缝衔接。在现有公路网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或完善香口港区、东流港区、吉阳港区、大渡口港区、牛头山港区、钱江口港区、乌沙港区、池州港老港区、江口港区、梅龙港区后方疏港公路。

 站场建设:重点建设新池州中心站、东门车站等公路运输枢纽项目,建设与改造一批农村客运站,完善县乡两级车站配套设施,使之达到一、二级车站标准,同步建设货场集散点物流园区,发展池州现代物流业。

港口和航道: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加快沿江和内河港口建设,加大干线航道整治力度,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一是重点规划建设江口港区、牛头山港区、香口港区、东流港区、梅龙港区等沿江港区和内河童埠港区,保留并适当改造池州港老港区,通过江口港区二期工程、电厂二期码头工程、海螺三期码头工程、林纸一体化专用码头工程以及东流、香口等专用和综合码头的建设,促进几大港区的规模化,形成以江口港区为主,牛头山、香口、东流港区和梅龙港区共同发展的新型港口群,力争使池州港成为以大宗散货出口为主、集装箱运输不断发展、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吨的区域性重要港口。二是治理长江干线航道使之达到万吨级航道标准。治理长江东流航道、安庆河段鹅毛洲右汊航道,改善航道条件,保证东流港区、牛头山港区的正常运营。开展秋浦河、九华河、青通河、尧渡河、白洋河、七星河等内河航道整治,提高通航等级,并建设相应的小型港区,尤其是旅游港区,以形成干支相通的水路运输网,带动腹地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民航机场:启动建设九华山旅游机场,改善省内机场布局,与黄山机场共同形成“两山一湖”旅游区南北两端空中通道。

 

第二十七章  基本建成数字池州的框架

 

一、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构筑覆盖全市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规范发展网络营运商,让宽带网络延伸到乡镇;大力发展宽带接入商,全面实现电信、电视、计算机的三网互联互通。

二、完善市电子政务网,拓宽覆盖面,扩展服务功能。以市电子政务网为主干,带动政府部门的自身局域网和纵向网建设;积极开发政务信息资源,初步实现“电子政务”。

三、建设一批重点信息化项目。在社会事业、重点领域和试点社区基本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网上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初具规模。扶持一批以网站为依托的网上中介市场,发展人才与就业、技术引进、贸易咨询、房地产中介等信息服务业。建立地名数据库,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

四、发展信息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积极扶持池州市微电子工业园建设和发展,开发数字化设备和产品,发展通信电缆、电子基础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产品,逐步推进各类软件的开发。力争到“十一五”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显著成效,电子商务普遍开展,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

五、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和基本完成本市急需的业务系统与基础数据库建设,大幅度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府服务信息化水平,逐步形成服务公众、面向城乡的信息资源集成、应用与共享系统。

六、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一支信息化应用人才队伍,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公务人员达到总数的80%以上。大、中学生的计算机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接受过计算机技术培训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0%。上网用户普及率达到30%。

七、强化信息化保障措施。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信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财税体系,深化企业、商务、教育、文化、卫生领域信息化,推进县区、乡镇、农村、社区信息化。

紧紧围绕应用、支撑、基础设施三大体系,逐步构建“数字池州”的基本框架,建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做到公用信息传输网络互联互通,形成统一、高速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化水平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第二十八章 强化防洪保安体系建设

 

按照新时期的治水思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实现以防洪安全为中心,加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快重点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步伐,加大内河整治力度,初步建立较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大力加强小水库除险加固、节水灌溉、安全饮水、水土保持、水利血防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水利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和支撑。

一、建立较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实施东至县城、青阳县城的防洪工程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实施东至七里湖、贵池联丰圩等内河万亩圩口堤防加固项目,完成贵池区秋浦、江口、大农、双丰、东至县阜康、张溪、新胜、青阳县童埠排涝站的建设任务。加大泵站技术改造力度,对于运行20年以上的排涝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排涝能力。完成东山、大板水库和小型险病水库的除险加固,达到设计防洪能力,确保水库安全发挥效益。完善气象监测网络,增强对中小尺度天气、突发性灾害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实现长江干支堤达到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县城以及内河万亩以上圩口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的防洪目标。沿江圩区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主城区排涝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

二、加强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围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扎实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民力所能及的山塘、渠道、水土保持等小型水利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多方筹资”的方针,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农民喝上卫生水、安全水、自来水。按照水利血防规划,开展水利环改工作,遏制血吸虫回升势头,减少钉螺滋生面积。

三、强化水资源开发、节约和保护。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水土保持执法监督力度,保护林草植被。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开展水库灌区、提水灌区的渠道、建筑物配套建设,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排灌标准,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灌溉保证率,增加旱涝保收面积。合理开发山区水能资源,发展小水电。开展河道、重点水库的水质监测工作,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水环境信息。

四、建立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通过水环境保护、水工程建设和水资源调度,建立城乡居民供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安全体系,促进水与社会的和谐。加强城市河流环境整治、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加快实施主城区清溪河环境整治,推进东至、青阳、石台县城河道环境整治工作,为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水环境。加快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能力。

 

第二十九章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成才和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以人才机制、人才环境和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基础,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这三个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五个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数量适当、门类较全、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人才队伍,逐步实现人才总量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素质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适应的目标。到2010年,在党政干部中,县级干部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历的达到20%以上,科级干部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0%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高、中级人才达到2500人以上;专业技术人才高、中、初级结构比提高到1:3.5:6.8;高级技工及其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0%以上;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一项以上实用技术人员达到55%以上。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大力推进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将所有党政干部培训一遍,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有计划地选派县处级领导干部到境内外高校学习研修、到长三角地区挂职锻炼。选派市直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选调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学习。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任用一批熟悉经济管理、财政金融、外经外贸、法律、城市管理和信息科技知识的干部,尤其要注重选拔任用既懂党务工作又懂经济工作的复合型党政领导干部。把德才兼备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条件,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加强党政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正职的选配。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建设。健全和完善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按照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要求,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和用好现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探索建立增量利润分成和技术入股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多渠道提高现有企业人才的收入和生活待遇。大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抓好能源、矿产、交通、建材、化工、冶金、机械仪表、食品、医药、纺织服装、商贸、旅游、文化等重点工程和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内外市场、善于经营企业的优秀企业家。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化评价进程,完善资质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行职业资格制度,推进企业经营者职业化进程。

三、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业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载体建设,注重发挥市内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重大项目对人才的聚集和培养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推进产学研联合、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创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种方式招揽人才,为我所用。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每年重点推荐资助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深造,对紧缺的岗位,实行政府雇员制,高薪聘请。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网络,聘请一批专家学者担任经济顾问、城建顾问、投资顾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加强与池州籍在国内外工作的专家学者等各类人才的联系,建立池州籍专家学者人才库、智力库,组织他们为池州的发展牵线搭桥,献计献策。

四、以提高劳动者技能为目标,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行业协会和企业,广泛动员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行技师评聘制度改革,取消比例限额、年龄规定、身份和企业所有制性质等各类限制,让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可直接参与技师考核,每两年开展一次技能竞赛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学技术的浓厚氛围。依托现有就业训练中心、技工学校、高职院校和企业,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对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给予经费补贴,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激励使用的机制,并纳入政府津贴对象。培养和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1万名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万名农民工岗位培训任务。实施“农村外出务工人才回流计划”,鼓励、扶持和吸引学有所成者回乡创业发展。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重点培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高级人才、农村专业协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第三十章  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一、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实施农作物高产高效工程,加强重点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种子基地、种子加工企业建设,提高种子加工工艺水平,实现良种选育、繁殖、加工、销售、服务产业化;加大先进技术应用和组装配套,完善农作物优质高效节本生产综合技术体系。实施生态安全食品科技工程,重点开展粮油、淀粉、蔬菜、中药材、畜禽、水产品、食用菌、竹木等大宗农产品和山区名特资源产品的加工技术、以及食品安全储运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研究制定一批符合池州实际、能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实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工程,开展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培育转基因新品种。推进主要大宗农作物、中药材、名贵花卉脱毒扩繁技术产业化,引进与推广牲畜超数排卵、胚胎分割与移植等繁育技术,建立区域产业化基地。加强农用工业技术研究开发,优先开发各类先进实用的农用机具、高效节水农业设备和新型化肥、农药、可降解农膜等农用新材料。加强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在资源勘测、农业环境监测、农作物产量预报、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开发应用。

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我市重点产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把争创名牌产品,争创优秀企业作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质量兴县(区)”活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现代化。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支柱产业链条延伸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科研攻关,破解技术瓶颈制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企业增效。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重点在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深度加工和应用、微电子产业等高技术领域,促成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产学研联合,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建立中试基地、投资共建高新技术产业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三、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进一步巩固科普基地建设和科普网络建设,建成池州科技馆;建立池州科普教育基地及科普活动中心,充分利用大型科普类设施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和科学普及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专兼职科普人员达1000人以上,做到科学技术普及与推广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素养。

四、加大科技投入。广泛开辟科技资金来源渠道,扩大科技投入总量,合理调整投资结构,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力度,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力争达到1%以上。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和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企业要足额提取科研开发经费,提高科研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三十一章  推进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建设

 

一、继续推进农村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进一步转变职能,积极探索和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将农村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政策引导、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来,加快形成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强对土地承包流转的监督管理,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机制;深化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化、竞争型的粮食、棉花流通主体;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农村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人员的作用;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推进林业分类管理体制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消除一切阻碍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体制性因素和歧视性规定,让农民享受国民待遇。将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农林企业的改制重组工作,基本完成改革遗留问题善后处理工作。鼓励和引导改制企业实施股权重组和增资扩股,主动靠大靠强,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迅速发展壮大。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和争取上市;拓展投资领域,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拓展。加快培育各种要素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到2010年,基本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三、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完善和规范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和备案制,真正落实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行为,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创新投资方式,完善银企合作机制,促进企业直接融资,力争实现2-3家企业上市。改进投资调控方式,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金融、财政、税收等密切配合,完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投资监管体系。

四、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积极配合国有商业银行池州分行的股份制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完成以县为单位的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组建工作,争取建立农村合作银行;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池州市分支机构,尽可能引进股份制银行在池州设立分支机构,创造条件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扩充城市投资公司功能,做大担保公司,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逐步形成融资渠道较为通畅的金融服务体系,确保信贷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范围和规模,研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有效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行为。

五、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深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体制。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步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社会、个人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新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开展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管理、运行和监督体制,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收费服务和药品购销秩序。

六、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土地等资源市场建设,规范发展土地使用权市场;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改革劳动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创新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七、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管理经济工作的重心要转到规则制定、规划编制、市场监管以及统筹协调上来,减少对具体经济活动的干预,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强化外部监督体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十二篇  构建和谐池州

 

第三十二章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坚持以大力开发和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加快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助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司法等多项救助相配套,各项优惠相衔接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就业目标责任体系、劳动力市场体系、就业服务体系、技能培训体系、政策扶持体系。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就业援助制度,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现再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工作。健全培训制度,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力争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前培训率达到90%以上,年均培训各类人员规模保持在0.35万人以上。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每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万人以上。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体系,推进劳动保障系统金保工程建设,构建劳动保障系统网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行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制度,逐步做实个人帐户,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城镇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完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职业康复和工伤预防制度,推进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启动生育保险;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7.5万人,基金征缴率达90%以上,确保参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6.5万人,基金征缴率达90%,确保参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11万人, 基金征缴率达90%;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5万人, 基金征缴率达90%。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力度,完善基金现场与非现场监督体制,确保基金运行安全。

三、加强劳动保障依法行政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依法行政体制。“十一五”期间,市县(区)要分别设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健全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

四、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多渠道筹措社会福利资金,加快社会福利体制改革步伐,拓宽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继续加大城市居民低保、大病救助、贫困大学生救助、特困家庭安居廉租房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特困群众救助体系,探索开展治病救助、一帮一帮扶救助、维权救助、教育救助、减免救助、扶贫开发救助等多种救助活动,在全市营造你弱我帮的良好风气。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强社会福利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池州市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会救助中心,引导社会力量兴建老年公寓等福利服务设施,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发展残疾人事业,关心残疾人的就业、生活等问题。

 

第三十三章  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在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让人民群众冠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地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和成果。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适应城镇居民生活需要,提高供气、供水能力,改善公共交通设施;大力整治城市污染,增加城镇绿地面积和休闲娱乐设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将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社区办公环境,健全社区组织网络,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贫有所助、病有所医的目标。

 

第三十四章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围绕政府、企业、个人等三大信用主体建设,按照 “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和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信息公共披露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同业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商务服务信用体系。

一、大力树立政府信用。一是狠抓依法行政。进一步健全行政许可、决策听证、政府评价、信息公开、服务承诺等保障政府诚信的工作机制,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和办事程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公信力。二是要通过政府推动,全面促进社会信用建设。积极整治危害社会信用的各种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净化市场经济环境,依法进行信用管理和监督,引导社会舆论,树立社会信用意识,着力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三是加强公务员信用教育,在全市公务员队伍中广泛开展信用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信用意识。

二、着力抓好企业信用。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着力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一是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建设,增强内部信用管理责任意识,建立基本信用制度,推动各类企业开展信用档案管理试点,构筑企业信用基础。二是抓好企业质量信用建设,抓紧建立推广标准化体系、计量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开展创名牌、树形象活动,全面推动企业产品质量信用建设。三是继续深化“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促进我市企业争创“消费者信得过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提升企业商业信用等级。四是积极利用“金关”、“金税”、“金卡”、“金财”、“金审”等网络系统,促进企业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五是强化企业外部的资信管理,建立严格的信用约束机制,规范企业信用。六是积级发挥信用中介机构的作用,大力扶持信用评级产业,逐步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有序推进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

 三、努力加强个人信用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大力夯实全社会信用基础。一是在全社会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建立诚信教育培训制度,把诚信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范围。二是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系列宣传活动,强化诚实守信意识,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信用素质。三是加快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建设,初步建立健全个人信用数据库

 

第三十五章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十一五”期间,力争将我市初步建设成为皖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城市。2007年前,池州市要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青阳县要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东至县、石台县要争创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九华山风景区要争创“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的村成为文明村。到2010年,池州市要建成全国文明城市;青阳县要建成全国文明村镇(县城);东至县、石台县要建成省级文明县城。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树立池州人干事创业、开拓进取、诚信友爱、文明守礼的良好形象。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反对封建迷信。以提高公民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视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和引导。加强对新闻舆论、国民教育、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强化爱国教育,加强烈士陵园、“红色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保护和建设,加强国防教育、继续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提高全市人民的国防意识。

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生活质量。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抵制不良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

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加强文艺理论研究,繁荣文学艺术,努力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生产出冠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的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巩固和拓展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特别要加强青少年文化基地建设,开工建设青少年文化宫,让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在节假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活动场所。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深化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继续实行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增加对重要新闻媒体和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创办《九华晚报》,筹建新闻培训中心。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六章  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市。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提高政府和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加强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建设,冠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业,依法规范行政机关职能和权限。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投诉举报、评议考核、过错责任追究、罚缴分离等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监督制度,防止和纠正各种违法行政行为。继续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能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和培训,提高国家公务员依法行政水平,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执法制度。

三、加强企业法制建设。企业法制建设要与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维护出资人的合法权益相结合,与依法维护所出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加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防范投资风险的出资人法律监督机制和防范经营风险的所出资企业的内部法律监督机制。大力推进企业经营者学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推进企业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加强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发挥他们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作用。

 

第三十七章  建设平安池州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公共安全保障有力、法治环境公正高效。力争到2010年,使池州市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行列。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坚持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逐步规范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重点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集体越级上访和恶性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调处,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切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坚持和完善领导接访、民主评议、信访仲裁、法律援助四项信访工作保障体制。切实提高要信要访按时办结率、当事人息诉率和群众满意率。

二、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全市治安明显进步。坚持严打方针,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流氓恶势力犯罪和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商业欺诈、非法传销以及虚开增值税发票、走私贩私、偷税骗税、金融诈骗、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到2007年,基本建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三、加强社会管理。加强城市管理,重点抓好主城区公共秩序管理和市容监察管理。整合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资源,构建公共应急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企业用工管理和劳动监察,重视解决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和劳动保护。加强对具有不良习性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加强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等危险物品、特种行业、网吧、文化娱乐场所和道路交通、消防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信息体系、科技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培训教育体系。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促进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四、强化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整合基层综治力量,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政法综治组织为骨干、群防群治为辅助力量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加强基层司法所、派出所建设。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健全制度,推动基层综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景区、平安市场、平安路段(港区、水域)、平安企业和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构筑全面建设“平安池州”的新格局。

 

第三十八章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池州市委、池州市人民政府冠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一是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制定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规划和完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格局,突出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完善规范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的法规制度;完善规范市场的法规制度;完善反腐倡廉基础性的法规制度;完善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法规制度;完善对权力运行加强监督的法规制度;完善对执法情况监督检查的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加大执行党风廉政的反腐败法规制度的力度。

三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建立权力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加强人大监督;加强政协监督;加强专门机关监督;加强群众监督;加强舆论监督;加强党政机关内部监督。建立查处惩治机制。拓宽发现案件的渠道;完善查办案件协调机制;提高查处案件的质量和效益;依法依纪惩处腐败;加强对办案工作的指导。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十三篇  加强规划实施

 

有效实施本规划是今后五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追赶、加快崛起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条件下,实现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根据规划实施的不同领域,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有效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第三十九章  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推进东向发展中的利用外资、外向型经济等发展重点,是为了给各类市场主体以明确的信号和导向,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各级政府要让位于市场,真正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维护公平竞争。

规划中确定的经济发展既快又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两方面作用来实现。

规划中确定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扶贫开发、防洪保安、促进就业、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技推广、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改革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的职责,主要运用公共资源尽力完成。

规划中确定的环境和生态保护、资源管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信用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社会管理、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主要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律手段,并辅之以经济手段加以落实。

 

第四十章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加强协调。统筹协调各种利益主体,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统筹宏观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发挥财政、投融资、产业、价格、社区、区域等政策的组合效应,防止政策部门化。统筹近期发展和中长期发展,在改革体制、制定政策、安排投资时要充分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

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全市分级分类规划管理体系。明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功能和定位,增强总体规划的区域调控和约束功能,加强区域规划工作,做深做实专项规划。完善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加强规划的审批和颁布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划编制程序,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制。

强化规划落实。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规划在履行政府职能中的作用,按照规划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确定工作重点。有关部门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切实加以推进。特别是约束性指标要确保完成。

推进规划与投资的有机结合。按照规划程序批准的发展建设规划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有关部门在决策建设项目和安排投资时应坚持“规划带项目”的原则,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任务研究安排建设项目,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规划鼓励和支持的领域。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市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研究年度实施情况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有关部门要跟踪分析相关领域的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市发展改革部门反馈意见。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战略部署。全市人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为推进池州跨越式发展、实现赶超而努力奋斗!